2017中國(上海)電梯業界創新發展交流研討會主題發言
電梯制造業健康發展之路
(演講人: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張國強)
1、外部環境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為中國電梯行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但自2015年來,中國經濟邁入新常態:
從近兩年的數據來看:2016年前三季度GDP增長率進一步放緩至6.7%,比2015年下降0.2個百分點;2016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三駕馬車”增速減緩,投資、消費增速回落,出口仍處負增長區間。
與電梯行業相關的房地產市場,從2016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房地產投資額、土地購置面積、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和銷售面積均有所回升,特別是銷售面積保持24.3%的高增長率,較2015年全年高出17.8個百分點,但土地購置面積增速仍為負數。
從主要經濟指標的長期走勢來看:GDP增速持續下滑,宏觀經濟穩中有降;國房景氣指數連續30個月處于95以下的不景氣區間;房地產投資占比在2014年到達高點后開始下降;建設增速由負轉正,但新開工面積增長仍顯動力不足。
2、產業環境
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國在用電梯達426萬臺,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電梯年保有量、年需求量、年產量均位列世界第一。
從驅動因素來看:用戶基數方面,二孩政策全面開放,專家預測未來五年人口復合增長約為1%,低于上五年的1.4%;支付能力方面,十三五規劃中,GDP的保底增速為6.5%,未來五年的經濟增速將穩定在6.5%左右,低于上五年的9.6%;需求水平方面,發改委中國城市規劃,未來五年城鎮化率年均上升1%左右,低于上五年的1.3%。由此可見,房地產及電梯市場仍有發展空間,但成長速度將放緩。
從市場分化來看:區域市場分化趨勢明顯,南區市場發展相對穩定;房地產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房地產企業銷售TOP50占比不斷提高,2016年前三季度高達37%,大型房產企業議價能力進一步增強。
3、發展之路
面對宏觀經濟與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調整態勢,中國電梯市場需求下滑與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持續激化,原材料價格上漲與新梯售價降低的矛盾不斷加劇,“價格大戰”此起彼伏、“銷售紅利”漸行漸遠,市場競爭步入白熱化。當前,中國電梯行業正站在新的發展方位上,未來,“穩中調整”將是電梯市場的總基調,“創新轉型”將是電梯廠商的主步伐。
新梯市場的發展路徑:(1)新梯市場遭遇價格冰點,降低產品成本與費用開支,提高產品價格競爭力;(2)推進產業“供給側改革”,改善企業運營能力,提升企業經營質量,化解產業產能過剩;(3)國內新梯市場步入成熟期,新梯銷量增速放緩,開拓海外市場增加新梯出口銷量。
后市場的發展路徑:(1)筑牢安全防線,提升維保質量,大力拓展維保市場;(2)把握新發展前景,積極布局改造市場;(3)挖掘潛在業務增長點,注重舊樓加裝市場。
創新轉型的發展路徑:(1)持續產品創新,優化產品線結構,重視環保理念,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2)加快服務創新,加大電梯基礎技術及大數據應用技術研發,助力電梯產業向高收益服務產業轉型;(3)深化管理創新,圍繞《中國制造2025》,利用“互聯網+”,通過經營可視化等,推動電梯產業向智能制造業升級。
日立電梯·張國強
2017年01月19日
上一篇:電梯制造企業向服務領域轉型的實踐
下一篇:海外市場電梯市場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