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的興建,電梯行業在不斷地發展著,未來我國電梯的新增需求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從需求來源看可分為:
1、房地產及保障房建設;2、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公共設施建設;3、更新需求和舊樓加裝電梯;4.出口的增長等。
據統計顯示:1980年我國電梯產量為224900臺,2007年達18.6萬臺,是1980年的82倍,2007年我國的電梯產量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我國不但是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而且形成了全球最強的電梯生產能力,成為電梯領域的世界工廠和制造中心。
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是電梯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歷史數據回歸分析顯示房地產投資與電梯需求相關性很高,受國家政策調控影響商業性房地產投資增速會有所放慢,但是“十二五”期間3600萬套保障房建設將提升對電梯的需求量,同事大量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節能改造更換和出口都將推動我國電梯的產量,據前瞻分析預測,到2015年我國電梯產量有望突破75萬臺/年翻倍,其增長速度保守預測在20%左右。
以后電梯行業的國際地位發展是以驚人的速度來實現和提升,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產量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制造大國和第一保有量大國,行業企業越來越多的參與國際技術標準、展覽、論壇等活動,對技術、標準等各方面的理解不斷加深,由原來的學習者變為積極參與者和實踐者,取得更多的國際話語權,歐洲標準化組織,越來越多的聽取中國的建議和意見。
中國電梯協會副秘書長 張樂祥:
非常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介紹一些電梯行業市場方面的情況。
電梯業未來幾年相對樂觀
我們先來看看電梯和扶梯的產量,2002年電梯產量只有5萬臺,去年達到45.7萬臺,增長了8倍,電梯的產量也反映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2012年的情況,根據國家政策預計完成700萬套商品房,完工500萬套保障房,完工住宅套數增加25%,兩項合計總建筑面積增加10%。行業第一季度訂單同比增長16%,綜合宏觀調控政策等多種因素,預計今年市場只增長10%的量。
大家一定不要悲觀,除非調控死,這樣全世界就會出現爛尾樓,那樣就太可怕了,在失業嚴重的情況下,出現這種可能性我認為不是很大,如果出現了,那肯定是中國的災難。我對中國電梯行業未來幾年還是比較樂觀的。
行業的困難與挑戰
我們要建立社會周期的概念,從產品的生產到最后的回收,整個花費的總成本考慮的問題,比如說節能燈用電的時候使用的成本很低,因為耗電減少,但是節能燈有很多有毒的元素。整個壽命周期短,如果在制造環節省了10塊錢,那么在整個生命周期要多花200塊錢維護,因為要增加維保次數;同理,如果大家一開始多花點錢買好一點的電梯,更好一些。
產品的控制化太重要了,到底為什么客戶選擇你的產品,主要是因為價格和品牌。營銷模式方面,買一個電梯有時候幾百萬,上千萬,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做很多工作,現在銷售正在走向電子商務,而現在我們的營銷手段還非常靠關系,這種營銷模式是非常落后的。同時從技術上也要解決,怎樣解決安裝和維保,怎么用更長的維保周期,這是我們長遠的目標。
目前住宅地產有點過剩,但是商業地產興起了,像一些城市綜合體,萬達廣場這樣的商業地產將來會在中國大量涌現,對電梯需求會非常大。現在還比較流行旅游和養老地產,將來中國要可持續發展,必須少工作,多休息,多娛樂,多消費。我們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發展經濟,目的是改善生活品質,使我們更好的享受,更好的生活。
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空間也很大,現在都在建高鐵和地鐵。如果要看電梯行業的未來,2011年我去韓國做調研,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我覺得韓國和中國規劃太像了,他們是1988年搞的奧運會,我們是2008年,韓國人口5000萬人口,2010年電梯保有量42萬部,如果按照我們中國人口來算,中國保有量可能達到500至1000萬臺的規模。而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很多電梯需要更新,需要拆掉,可能到了那個時候,現有的200萬臺電梯都要拆代,就可能要造1000萬臺電梯才能達到保有量。
大家應該相信電梯行業有巨大的保有空間,大家可以適當看一些國家統計數據,可以看到有很多令人鼓舞人心的消息。
我國未來電梯行業發展趨勢是怎么樣的?
近年來,我國電梯行業發展迅速,電梯保有量大幅增長并日趨飽和。從國際情況來看,當電梯保有量趨于飽和后,服務型收入將構成電梯行業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綠色環保電梯、智能化、信息化和高速電梯將成為電梯產品發展的新潮流。
據前瞻研究院《中國電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3年至2008年我國電梯產量保持年均23.86%的增長速度,2008年我國電梯產量達到24.5萬臺,將近全球電梯產量的一半,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和制造中心。2009年,我國電梯生產量達26.2萬臺,但到2016年時,我國電梯生產量更是飆升至90萬臺,同比增長達12.5%。
總的來說,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城市化快速推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的推動,我國電梯行業有望維持快速發展態勢,市場規模會進一步擴大,預計到2022年,我國電梯行業銷售規模將達到4356億元。
我國是全球的電梯制造中心和最大的電梯市場
改革開放前,我國電梯行業處于緩慢發展的階段,1949 年至 1979 年三十年間,我國大陸地區電梯安裝總量僅約 1 萬臺。隨著改革開放和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始,電梯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實現了快速穩定的增長。
根據中國電梯協會的統計數據,中國電梯的年產量 1980 年、1990年、2000年、2010 年分別為 2,249 臺、10,717 臺、37,500 臺、365,000 臺,到 2016 年,已經突破 77 萬臺,產量增長始終保持強勁勢頭。近十年來,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也使得我國電梯制造業步入高速發展階段,電梯產量從 2006 年的 16.8 萬臺上升至 2016 年的 77.66 萬臺,年復合增長率約 16.53%。目前我國電梯整機產品、配件產品的產銷量均居世界第一,電梯產量居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梯市場。
電梯行業的高速增長同時帶動了配套零部件行業快速發展,部分國產電梯零部件的技術、質量水平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特別在中低速電梯領域,零部件基本實現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