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電梯總量:2015年,4.3萬臺,其中乘客電梯2.7萬臺;2016年,4.8萬臺,其中乘客電梯3.3萬臺;2017年,5.07萬臺,其中乘客電梯3.54萬臺。這3年的電梯困人故障分別為1299起、988起、803起,2017年實際發生困人故障數較2015年減少了38%。這是1月17日從市質監局119電梯應急救援平臺上獲取的大數據。
這3年來,全市電梯增加量31.1%,而電梯困人故障數量逐年減少,且平均救援完成時間約19分鐘以內。但值得一提的是,從月度電梯困人故障數據分析,常州電梯困人故障總體呈拋物線狀,故障發生次數較高的月份是每年的6月至9月,該時段正處梅雨、雷電、高溫季節,電梯故障普遍高發。
究其原因,主要有五大原因:一是外部因素,電梯底坑滲水,消防漏水導致電氣系統進水故障,人為撞擊層門或扒門等。二是控制系統,電梯運行過程中平層感應器失效,導致電梯無法自動平層開門;電氣連接不可靠,接觸不良導致電梯故障;電梯編碼器失效,導致電梯程序錯亂等。三是電氣系統,電梯控制柜變頻器、電動機和制動器等電氣故障。四是門系統,門滾輪老化,運行過程中轎門鎖、層門鎖斷開導致電梯急停,主動門與從動門連接失效導致電梯門無法聯動開合等。五是安全保護裝置,限速器、安全鉗開關有誤動作,漲緊輪位置未及時調整,上下限位或上下極限開關故障等。
電梯困人故障發生率最高的是住宅樓電梯。電梯發生故障,除上述原因,電梯使用單位管理能力參差不齊、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維保單位的維保質量不一也是關鍵因素。
據介紹,《常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將于2018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針對電梯使用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維保不到位、定期檢驗不到位等情況,市質監部門將進一步深化電梯安全監管,依法追究相關方責任并予以查處,切實從源頭保障市民乘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