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張現代摩天大樓的照片拿給200年前的人看,他會怎么想?他會覺得,人住在這樣的高樓里面,上下樓會很困難。所以,每幾個樓層就會發展出一個獨立的經濟體系,共享餐廳、理發店、健身房等;由于底層進出大樓方便,房價肯定要比頂層高……
倘若按照這個路數去想,想得越豐富越細致,與如今的現實場景差得越遠。為什么?因為他想不到未來會發明“電梯”這種東西。他更想不到,日前會有一種新型“磁懸浮電梯”問世,不但可以上下移動,還可以在其它方向上移動。這種電梯,可能改變未來的建筑方式。
關于一座大廈的想象,倘若離開“電梯”這個關鍵要素,就會變得荒謬離譜。由此可見,“想象未來”最大的困難,不是你無法想到一些細節,而是難以預料類似“電梯”這樣的關鍵要素。想象如果建立在錯誤的基點上,造成巨大誤差也就在所難免。這就是所謂的“電梯效應”。
分子機器人,水下滑翔機,激光防空系統,量子傳感技術……如今,以網絡技術、人工智能、納米技術、無人作戰等為代表的戰略前沿技術日臻成熟,正以“催化劑”的形態加快戰爭作戰機理的“反應”過程,很可能顛覆未來戰場的“游戲規則”。它們如同戰斗力大廈的“電梯”,是我們想象未來戰場、設計未來戰爭的重要依據。對于這樣的“電梯”,如果“想不到”,我們的思路就會產生偏差;如果“用不好”,我們的腳步就會落后于人。
重視戰斗力大廈的“電梯”,就應具備敏銳的洞察。應當向著大千世界、鴻蒙太空敞開心靈,在與一切可能性的相遇中碰撞出創新的火花。這離不開枕戈待旦的警覺和鍥而不舍的精神,主動發現可服務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前沿尖端技術,捕捉軍事能力發展的潛在增長點。
建好戰斗力大廈的“電梯”,需要跳出經驗的窠臼。既然創新可能在意料之外的地方猝不及防地出現,就必須以警惕的目光審視過往的經驗,善于打開思路、敢于突破禁區、勇于挑戰盲區,擁抱變化、奮發作為,讓偶然變為必然、讓死海變成藍海。
“電梯”之于戰斗力大廈,其價值的大小,取決于應用的程度。從顛覆性技術,到顛覆性應用,再到顛覆性效果,中間有一大片“處女地”,誰能實現獨到運用,誰就擁有獨特優勢。只有把顛覆性技術的效益實現最大化,使之轉化為武器裝備、具體戰法、科學編成,才能搶占未來戰爭新高地,真正實現科技制勝。
下一篇:平陽電梯應急處置中心 投入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