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用的電梯改造施工,卻是無證切割電焊工在操作,事故就在一瞬間發生,火星濺落電梯井底部,引燃沉積的潤滑油脂及物料,濃煙嚇得住戶紛紛外逃,雖然火災很快被撲滅,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由此事牽出的安全隱患卻令人深思。究竟電梯維修及日常維護怎樣才能消除隱患,乘坐者又當如何確保自身安全呢?
電梯改造引火災 5名無證焊工被拘留
13日晚6時許,城區西陵一路某大型商住兩用大廈,一部已停用的電梯正在進行改造施工。5名工人從27樓開始作業,其中4人負責對電梯軌道逐層切割拆除,他們分別從轎廂頂部及轎廂外相互配合操作,剩下的1人則留在27樓負責電梯調度,即根據施工進度操控電梯高度及樓層。
施工程序看似簡單,可誰都沒有想到,這次施工會引來怎樣可怕的后果。
從27樓逐層往下,切割中火花四濺,當切割到10樓軌道時,氧割產生的火花濺落到地下二層的電梯井底部,這里有沉積的潤滑油脂還有大量粉塵,事故在一瞬間發生,火星遇上這些可燃物立即起火,火勢迅速蔓延,濃煙順著電梯井直往上涌。
此時正是下班高峰期,大廈住戶們看到濃煙,因不明情況紛紛逃到樓下躲避,有人撥打了110和119。發現濃煙后,5名工人很快沖到起火點,先用水桶接水加上滅火器進行撲救,隨后,學院街派出所民警及西陵消防中隊趕到,火勢被迅速控制并撲滅。
事后,西陵消防大隊連夜會同學院街派出所進行調查。證實火災系張某、王某指使未取得焊接與熱切割作業資質的葉某等3人違規使用氣割作業,掉落的高溫產物引燃負二樓電梯井地坑可燃物所致。
為堅決杜絕南昌“2·25”火災悲劇在宜昌發生,鑒于葉某等5人的過失行為,西陵消防大隊報請西陵區公安分局裁定,對葉某等5名工人依法處以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
小小疏忽釀大禍
電梯違規施工教訓慘痛
一粒電焊火星引發火災,令住戶恐慌,也足夠引人深思。由于電梯違規施工操作引發的事故在我市還有沒有?類似事故還有哪些?
據宜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工作人員介紹,早在今年4月,發生該起火災的電梯就因為質量問題被查封禁用。而像這樣的事故在宜昌也不是首次,包括電梯安裝施工中的引發事故、電梯使用過程中操作不當引發的事故等等。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13年5月14日發生在城區某超市扶手電梯上的事故,電梯突然斷裂,一名老奶奶當場死亡。后經市質監局調查認定,該事故系在自動人行道檢修過程中,違規擅自啟用故障設備所致。
而與我市此次電梯火災原因類似的還有轟動全國的南昌“2·25”火災悲劇。今年2月25日早上8點,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海航白金匯酒店”發生火災,造成10人死亡,火災原因認定為工人違規焊割。當時的起火層為酒店二樓的唱天下KTV的施工改造工地,工人切割裝修材料的火花引燃施工現場易燃材料而造成重大火災釀成悲劇。
電梯該如何維保
怎樣乘坐才能確保安全
一起起事故教訓慘痛,但更可怕的,是不能從已經發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訓。那么維修中如何避免類似事故發生?為確保電梯安全,使用單位究竟該如何依法依規維保?
據市質監局特監科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我國施行的是《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其中明確規定,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委托取得相應電梯維修項目許可的單位進行維保。在用電梯每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電梯,不得繼續使用。同時,在使用中保持電梯緊急報警裝置暢通有效,電梯發生困人時,及時采取措施,安撫乘客,組織電梯維修作業人員實施救援;在電梯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時,組織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電梯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質監人員告訴記者,由于電梯維修工作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容易發生意外事故,因此,維修人員在作業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工作中若可能危及他人安全,則需張貼危險指示標牌及用繩或柵欄圈好,必要時,應留人加以監視。 二是工作中禁止從轎廂內接大功率器具電源,如電焊機、電鉆等,以免因電流過大燒壞電纜,降低絕緣,使用的工具要放在明顯、穩妥的地方,不宜放置在通道中央、導軌架或棚架上,更不能放在轉動部件上。傳遞工具或材料時要小心,切勿投擲。三是若需要動火,應事先填寫動火申請報告,備妥滅火器材。工作完成后,應認真將火全部熄滅。
對于乘坐者,有幾點提醒:一是超限過載電梯報警時,主動退出,等下一趟再乘;二是電梯門快關上時,千萬不要強制沖進電梯,阻止電梯關門,切忌一只腳在內一只腳在外停留;三是電梯門沒有關上就運行,這說明電梯有故障,乘客不要乘坐,同時向維修人員報告;四是不乘維修中的電梯;五是發生火災時別乘電梯;六是發生意外千萬別慌,應按對講或警鈴按鈕通知維修人員救援,不要亂動亂按,等待是保障安全的明智選擇;七是進出電梯須觀察,電梯停穩后,乘客進出電梯時應注意觀察電梯轎廂地板和樓層是否水平,如果不平,說明電梯存在故障,應及時通知檢修,以保障乘客安全。
維保應由專業企業完成
違法施工將承擔相應責任
湖北誠業律師事務所楊傲律師說,現在高樓林立,電梯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了,我國就對電梯的使用與維護制定了很多強制性的法律規定,是不容許去觸碰的,若觸碰將會承擔嚴厲的法律后果。
其一,電梯的使用和維護必須是具有資質和專業的電梯維護企業完成,若未按照法律規定進行維護,產生法律后果將由行為人承擔法律上的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45條:“電梯的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在維護保養中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保證其維護保養的電梯的安全性能,并負責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后果嚴重的,將會承擔該法第86條:“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或者停產停業整頓,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其二,對于有資質的電梯維護企業也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細則和程序進行保養,也要在保養和維護時注意自身安全的防護,若在正常保養時不注意安全防護,導致人員傷亡,也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的規定,有資質的電梯維護企業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細則進行維護和保養,同時保障安全。若該企業正常保養卻不保障安全,產生事故后,也將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