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試行社區居民協商“議事制” 社區大事協商解決 鄰里糾紛也可搞掂
“1987年蓋的老房子,沒有電梯,空巢老人心臟病突發,差點因為下不了樓搶救不過來。不過現在加裝了電梯,出入的麻煩事不再有,樓價也不斷在上漲!”家住廣州市海珠區廣重社區的退休職工楊林珠喜滋滋地說。
加裝電梯是不少舊樓高層居民很樂意的大好事,但因為需要經2/3以上的業主同意,上下層之間很難取得統一意見,加裝事宜提起后常“卡殼”,甚至鬧出鄰里糾紛。那廣重社區加裝電梯是怎么解決的呢?楊林珠介紹說,目前廣州推行的“社區居民協商”制度起到了“潤滑”和“助推”的作用,社區在居委會的主持下建起“居民議事廳”,社區大事都由居民在這個平臺上協商解決。到現在為止,廣重社區40多棟舊樓已有超30棟解決了加裝電梯的老大難問題。而廣州試行社區居民協商制度后全市已推動舊樓加裝電梯410部。
廣重社區位于海珠區沙園街,居民大多數是原廣州重型機械廠的職工,這些樓房都沒有電梯。
“沒有電梯的苦處,簡直太多了。”楊林珠說可以隨便舉例子。幾年前,他住的樓房3樓鄰居突然心臟病發作,已經不會動了,鄰居和老伴兩個空巢老人住在一起。老伴根本抬不動,打了120也沒那么快來,只好跑到8樓找同一個廠的楊林珠幫忙。楊林珠急忙跑下去,幫忙把病人抬到一樓,等到救護車就趕緊送院,將人搶救了回來。“想想都后怕,如果沒有電梯,住在八、九樓的若是出點什么危險救治起來都很困難。”
廣重社區居委會主任鐘燕媚說,該社區常住人口有11350人,老人很多,60歲以上老人就有3500多人,其中80歲以上高齡長者也有500多人。老人爬樓梯出行有諸多不便,疾病突發時沒有電梯更加要命。
不過,從2013年年底開始廣重社區舊樓加裝電梯事宜開始有突破性進展,最早裝電梯的一棟樓就是楊林珠住的那一棟。
“我們加裝的是觀光梯,外墻是玻璃的,不影響觀瞻,鄰近住戶的通風采光也基本沒影響。”楊林珠帶著記者去體驗了一把加裝的電梯。電梯位于居民樓單元入口,一梯兩戶,電梯的位置離房子有一段距離,加建了一個走道直通電梯口。電梯口離住戶家門口有好幾米,出入不會影響到住戶。坐上電梯,幾十秒時間就到了楊林珠所住的八樓。楊林珠開心地說,平時站在走道上還能遠望廣州塔,景觀更好。
有了電梯后出行方便,幸福感更強。楊林珠說加裝電梯采取的是住戶分攤費用的辦法,按照樓層和居住面積不同來確定分攤的比例。他住在8樓,面積91m2,加裝出資6.5萬元,他同樓層的鄰居房子小一點,出了5.5萬元。低樓層的住戶出錢就少很多,2樓住戶只需要出8000元。加裝電梯后,舊樓的“身價”也在扶搖上升。2007年時一套舊房出價16萬元,而到現在社區房價已近3萬元一平方米,還很少放盤。
最大難點:低層住戶想法多意見大
楊林珠直言,舊樓加裝電梯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最大的困難就是居民觀念不統一,導致上下層矛盾大。
“以我們的那棟樓來說,樓上的住戶積極擁護加裝電梯,但低樓層的居民想法就比較多,反對的聲音很大。”楊林珠說,一樓的住戶意見最大,覺得加了電梯他享受不到好處,擔心加建的話影響采光和通風,也不利風水。盡管物業承諾可以采取技術性手段避免上述情況,但一樓業主也不答應,稱加裝的話要補償10萬元,否則就去阻撓施工。規劃局來現場勘測后出了加裝電梯的技術性公示,還有業主反對,說規劃局違規操作。
按照有關規定,舊樓加裝電梯應當經本單元或者本幢房屋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楊林珠說,“因此說,做通鄰里間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這就是攻破加裝電梯難題的關鍵。”
解決難題:建“議事廳”居民協商推進
廣重社區居委會主任鐘燕媚總結經驗說,以前加裝電梯主要靠業主和物業公司協商推進,但物業很難去說服業主,很多業主都認為“我出錢養著物業,物業還來管我?!”業主各有利益考慮,觀點不一還容易加劇鄰里矛盾。
廣重社區加裝電梯能推進,社區的居民協商制度幫到不少忙。記者從廣州市民政局獲悉,廣州從2015年11月在16個街(鎮)、20個社區啟動城鄉社區協商試點,目的就是建立“社區事務由居民自主協商解決”的制度。試點社區在居委會建立“議事廳”,由居委會牽頭,居民代表、物業公司、社區民警等一起參與社區事務的商議。
“有了議事廳,社區居民有矛盾時就有坐下來商量解決的地方。”楊林珠說,他所在的樓棟最后加裝了電梯也是因為通過協商的方式說服了低層業主。業主提出補償10萬元,社區承諾先安裝,如果以后政府出臺相關加裝電梯的補償意見再按規定補償。最后低層業主同意了。
目前進度:已建成協商議事平臺184個
截至目前,廣重社區已有25棟樓房加裝了電梯,有2臺電梯正在加裝中,還有幾臺正在推進,即超過30棟樓宇解決了加裝電梯問題。同樣通過居民協商制度推動舊樓改裝電梯的還有天河區的旭景社區,旭景社區的5棟樓都已改裝了電梯。
居民協商議事有明確工作流程——實行“一事一議”,確定議題后,就在社區公示,安排會議時間,每次會議只要過半人數同意就可形成決議,決議的實施情況會在社區公示,執行情況接受居民監督。廣州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社區協商的36個試點單位已建成協商議事平臺184個。試點一年多,民主協商解決社區廣場管理、寵物管理、停車難等熱點問題6779個,推動舊樓加裝電梯410部。